長期以來,對于膽結石的手術治療一直以切除膽囊為主。膽囊切除手術后,會出現消化不良、腹脹腹瀉等癥狀。而如今將有更多人可以選擇“保膽取石”的治療方法。近日從中信重機中心醫(yī)院獲悉,一項命名為“微創(chuàng)保膽取石術”的新興手術方法引入我市,用于臨床。
近年來,我院腔鏡微創(chuàng)外科在我省率先開展該項手術,已有近千例患者接受了這種治療方法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這一創(chuàng)新療法是將膽道鏡與腹腔鏡結合,在用微創(chuàng)手段取出結石的同時確保膽囊完好,術后幾乎沒有疤痕。
在手術過程中,醫(yī)生需要在病人腹部打三個直徑5—10毫米的小孔。通過腹腔鏡,利用伸入腹內的“操作臂”對膽囊底部進行穿刺,吸去膽汁。再在膽囊底部切開10毫米,通過插入膽道鏡取出結石。在確定膽囊內沒有結石殘留后,膽囊切口用可吸收線縫合,膽囊被完整保留。
據介紹,雖然傳統(tǒng)的“一刀切”療法一直普遍應用,但是膽結石患者內心都有“保膽”的愿望。實施膽囊切除手術后,患者容易出現腹瀉、胃腸功能紊亂等癥狀,也有些患者在心理上會產生空虛感。
史建安主任表示,采用“微創(chuàng)保膽取石術”,有利于病人術后恢復和美觀的需求,但在技術上要求極高。膽結石患者需要經過徹底、細致的評估來確定是否“保膽”。對于膽囊壁增厚有癌前期癥狀的患者,建議應盡早采取切除療法。